增强免疫力,对生病说拜拜!
2016/07/07 20:34:39 来源:墨迹天气 字体:

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提高免疫力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有多种方法可以增强免疫力,例如:饮食调理,多食用有益食品,特别是小孩,需多注意免疫力的增强。


【这些情况要关注你的免疫力】

1、 经常感到疲劳

提不起精神,去检查也没有器质病变,休息后有缓解,但持续不了几天,疲劳感又出现。

2、 感冒不断

如果经常感冒,每次要经历很久才能好,说明免疫力有所下降。

3、 伤口容易感染

被划伤的伤口,容易红肿、甚至流脓,愈合的时间有很长,可能也是免疫系统的提醒。

4、 容易被传染

如果身边人感冒,经常会传染给你,证明你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问题。


【关于免疫力的误区】

误区一:提高免疫力靠维生素C

很多人认为仅仅补充维生素C就能够提高免疫力,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除维生素C外,其他很多营养素对人体免疫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并能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特别是抗氧化营养素,如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B6、锌、硒、铜、铁等。

误区二:免疫力越高越好

很多人认为免疫力越高越好,越高也就意味着越不容易生病,这是人们通常会陷入的一个误区。因为一旦免疫力过高,人体就会出现异常情况,可能会对身体外部的物质反应过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过敏”。

误区三:三餐吃得好就可以

很多人认为只要三餐吃得丰盛点,多喝鸡汤,就能提高免疫力。事实上,就算三餐再丰盛也不一定能完全满足人们对所有营养物质的需求。因为烹饪、洗涤的过程会造成维生素大量损失。

误区四:借助外力提高免疫力

经常有人会问用什么药物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其实,多数专家都反对使用药物提高免疫力。如果不是十分必要,应坚决反对滥用药物,因为药物对免疫力系统的干扰最大。

误区五:免疫力就是抵抗力

抵抗力包括免疫力、排异能力、修复能力(愈合和再生能力)等,免疫力只是其中一种。


【不同年龄段的“免疫危机”】

一、儿童和青少年

免疫力低下的原因:

1、 不讲卫生:因寄生虫(如蛔虫)、细菌、病毒引起感染性疾病。

2、 太爱干净:引起过敏性疾病。

3、 污染物:苯、甲醛、PM2.5超标等影响免疫力。

4、 精神紧张:课业过重、睡眠不足等影响急速分泌,降低免疫力。

5、 菜少肉多:新鲜事物摄入不足,加工食品摄入过量,影响免疫力。

对策:

1、 均衡饮食,营养充足;

2、 保证睡眠充足,生活规律;

3、 进行适当锻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4、 规范接种疫苗;

5、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中年人:

免疫力低下的原因:

1、 身体老化:30岁后免疫力功能走下坡路。

2、 生活压力:尤其40岁后,经济压力、精神压力最大。

3、 不良作息:挥霍健康,作息不规律、营养跟不上,引起免疫系统紊乱,癌症高发。

对策:

1、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避免酗酒。

2、 保持良好情绪:转变心态,调节压力。

3、 保持充足睡眠。

4、 坚持锻炼,即使再忙。

5、 关注健康,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三、老年人:

免疫力低下的原因:

身体机能走下坡路,易被病原体侵袭,有糖尿病、气管炎等基础病、长期卧床、体质差的人最易患病。

对策:

1、 多吃抗氧化食物。

2、 均衡营养,保证优质蛋白质、各种微量元素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 保持心情愉快。

4、 力戒不良生活嗜好,起居有常、劳逸结合、饮食均衡。

5、 适当运动。


【六个方法给免疫力充电】

1、 多吃果蔬

果蔬含维生素和大量有益健康的植物素。

2、 喝些酸奶

每天喝些含有益细菌的酸奶,吃些酸奶酪,能增加肠道内“好”细菌的数量,降低患感冒和流感的几率。

3、 每天至少睡足8小时

缺乏睡眠会增加感染几率。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患感冒的风险增加3倍。

睡眠质量也很重要,环境要温度适宜、黑暗、安静。

4、 运动要“少而频繁”

运动能迅速提升免疫力,每周运动5次以上的人,感冒持续的天数能缩短一半。

但是运动太多也会影响免疫力。运动要“少而频繁”,每次不超过两小时,多参加跑步、有用等有氧活动。

5、 多晒太阳

缺乏维生素D可能使人体免疫细胞出现“误攻击”,使人出现自身免疫力性疾病。

晒太阳是补充维生素D的最佳方法。每次需要的日光浴时间是皮肤晒红所需时间的1/4,每周2~3次。

6、 广交朋友多倾诉

孤独是免疫力最大的杀手。生活中做到乐观、积极、保持幽默感,最重要的是广交朋友,多倾诉。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东路融新科技中心C座15层 联系电话:400-880-0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