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节气
2016/07/04 16:02:42 来源:墨迹天气 字体:

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节气︱民间传说

1. 晒伏说

“六月六”相传这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2. 牛郎织女相会说

民间说“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相传传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被银河分割在两岸,一年中只有”七月初七”这一天可以相会。但在他们中间却横阻着一条银河,又没有渡船,怎么办呢?所以六月六这一天,天下的儿童多要将端午节戴在手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让喜鹊衔去,在银河上架起一座象彩虹一样美丽的桥,以便牛郎和织女相会。


节气︱习俗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1. 吃饺子

小暑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2. 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3. 吃藕

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惯,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及膳食纤维,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助睡眠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另外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节气︱养生

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1. 衣︱宽边遮阳帽最耐热

宽边遮阳帽的热阻率较高,而头巾的遮阳效果较差,最好不用。

夏天凉鞋、轻便鞋以及有气孔的鞋和透气袜、保健袜都是人们乐于接受的调节体温防暑的穿戴用品。

2. 食︱多吃苦味和酸味食物

含有苦味的食品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如莴苣、生菜、芹菜、香菜、苦瓜等。在干鲜果品中,有杏仁、桃仁、茶叶、薄荷叶等。吃苦味食物要适量,否则伤胃。

高温天气,人们出汗多,可多吃番茄、柠檬、草莓、葡萄、菠萝、芒果、猕猴桃等酸味水果。夏季在菜肴中加点醋,可防止胃肠道疾病发生。

3. 住︱室内外的温差不宜过大

预防空调病要经常开窗换气,最好在开机1-3小时后关机,要多利用自然风降低室内温度;室温最好定在25-27℃,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5℃;下班回家后,先洗个温水澡。

4. 行︱防疲劳、爆胎和自燃

驾驶员在高温天气下要注意做好“三防”,即防疲劳、防爆胎、防自燃。

夏季户外气温较高,大家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


节气︱食谱

【蜜汁藕】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惯,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及膳食纤维,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助睡眠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原料:莲藕1000克、蜂蜜120克

做法:

1. 将莲藕洗净、去皮、切片、装盘。

2. 将蜂蜜调匀,淋在藕片上。

3. 将淋好蜂蜜的藕片放入蒸笼内。

4. 盖好笼盖蒸15分钟即可。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东路融新科技中心C座15层 联系电话:400-880-0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