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冬日里的太阳
2016/03/02 11:16:03 来源:墨迹天气 字体:

一到寒冷的冬季,人们就格外喜欢出门晒太阳。在古代,冬季晒太阳还有个专门的说法,叫“负暄”,为历代养生家所推崇。民间更是有“冬晒太阳,胜喝参汤”的谚语。而现代营养学则揭开了其中的秘密:这是因为晒太阳能促进体内的钙与维生素这对“黄金搭档”的作用。


冬天晒太阳的好处有哪些?

1. 防范感冒和流感。冬季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阳光中的紫外线是一种“天然消毒剂”,能杀死导致多种传染病的病毒、细菌。冬天勤晒太阳,不仅能杀灭病菌,还能帮助人体迅速、大量生成维生素D,有效调节人体免疫功能,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2. 强健骨骼。皮下含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变成维生素D3,促进体内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使骨组织得以正常钙化,维持骨骼健康。此外,多晒太阳对防治小儿佝偻病、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也大有裨益。

3. 远离抑郁症。冬天昼短夜长,日照减少,如果不常出门晒太阳,大脑内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就会增多,会抑制能唤起细胞活跃和振奋精神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易患抑郁症,出现情绪低落、头脑昏沉等症状。因此,最好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到外面晒晒太阳,让心情愉快起来。

4. 维护心血管健康。晒晒冬阳,会感到浑身暖和。这是因为在阳光中红外线的作用下,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快的缘故。更重要的是,晒太阳可通过抑制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来调节血压,防止其过高或过低。

5. 调节血糖。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晒太阳可使血液中维生素D含量增高,发挥其调节血糖的作用。

6. 增强肌肉力量。行走时常感到腿脚发酸、肌肉无力,这也与缺乏维生素D有关。维生素D可调节钙的代谢,促使钙在肌肉的收缩和神经冲动的传递中发挥作用,使肌肉力量增强。


冬天怎么晒太阳最健康?

1. 把握好晒太阳的时机

一天之中,有两个时间段最适合晒太阳。第一,上午6时到10时,此时红外线占上风,紫外线偏低,使人感到温暖柔和,可以起到活血化瘀功效。第二,下午4时到5时,此时正值紫外线中a光束占上风,可促进肠道内钙、磷的吸收,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健康人每天应坚持晒太阳30至60分钟。

2. 晒太阳时间不用太久

晒太阳的时间不用太久,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或者晒会儿太阳又到树下凉会儿再晒,特别注意太阳光线猛烈的时候不要晒伤皮肤。

3. 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

冬季天气寒冷,有些人喜欢在屋里隔着玻璃晒太阳。但是中医专家指出,隔着玻璃晒太阳,没有什么补钙效果。这是因为玻璃能够吸收发挥作用的紫外线,隔着玻璃晒太阳实际上没什么作用。因此建议大家应该走出去,在空气新鲜阳光明媚的地方晒太阳。

4. 防止阳光直射眼睛

虽然冬季的阳光不如夏季来得“暴力”,但还是会对眼睛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晒太阳的时候别忘了配副墨镜或者带顶帽子,遮挡照射眼部的光线。

5. 多晒手脚、腿和背部

怕脸晒黑的人可以伸出手脚直晒,也可以晒后背,不论身体哪部分皮肤,只要太阳能直接晒着就可起到同样作用。同时,晒手脚还可以去寒气,利关节,晒后背,则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还能疏通背部经络,有利心肺。

6. 晒太阳前后最好不要洗澡

因为洗澡会将皮肤中合成活性维生素D的材料7-脱氢胆固醇洗去,降低了阳光促进人体吸收钙的作用。

7. 晒太阳后要及时补水

晒太阳时宝宝因为流汗运动等原因会损失一部分水分,所以晒完太阳之后家长应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同时,应该及时给宝宝洗脸并涂上润肤露,避免宝宝皮肤过于干燥而出现皮肤问题。

8. 晒完太阳不能马上进屋

由于室外光线较强而屋内相对较弱,眼睛一时间难以适应,会出现眼花看不清的现象。为了防止眼睛昏花,最好花几分钟时间先让眼睛看看暗处,再动身进入室内。
现代人工作忙碌,如果平时没时间晒太阳,可以在周末一次性晒够1个多小时,如此也能起到一定的补钙作用。尤其是父母,最好每天都带孩子出门晒晒太阳,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哟~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东路融新科技中心C座15层 联系电话:400-880-0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