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寒冷的冬季,人们就格外喜欢出门晒太阳。在古代,冬季晒太阳还有个专门的说法,叫“负暄”,为历代养生家所推崇。民间更是有“冬晒太阳,胜喝参汤”的谚语。而现代营养学则揭开了其中的秘密:这是因为晒太阳能促进体内的钙与维生素这对“黄金搭档”的作用。
冬天晒太阳的好处有哪些?
1. 防范感冒和流感。冬季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阳光中的紫外线是一种“天然消毒剂”,能杀死导致多种传染病的病毒、细菌。冬天勤晒太阳,不仅能杀灭病菌,还能帮助人体迅速、大量生成维生素D,有效调节人体免疫功能,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2. 强健骨骼。皮下含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照射后可转变成维生素D3,促进体内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使骨组织得以正常钙化,维持骨骼健康。此外,多晒太阳对防治小儿佝偻病、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也大有裨益。
3. 远离抑郁症。冬天昼短夜长,日照减少,如果不常出门晒太阳,大脑内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就会增多,会抑制能唤起细胞活跃和振奋精神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易患抑郁症,出现情绪低落、头脑昏沉等症状。因此,最好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到外面晒晒太阳,让心情愉快起来。
4. 维护心血管健康。晒晒冬阳,会感到浑身暖和。这是因为在阳光中红外线的作用下,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快的缘故。更重要的是,晒太阳可通过抑制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来调节血压,防止其过高或过低。
5. 调节血糖。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晒太阳可使血液中维生素D含量增高,发挥其调节血糖的作用。
6. 增强肌肉力量。行走时常感到腿脚发酸、肌肉无力,这也与缺乏维生素D有关。维生素D可调节钙的代谢,促使钙在肌肉的收缩和神经冲动的传递中发挥作用,使肌肉力量增强。
冬天怎么晒太阳最健康?
1. 把握好晒太阳的时机
2. 晒太阳时间不用太久
晒太阳的时间不用太久,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或者晒会儿太阳又到树下凉会儿再晒,特别注意太阳光线猛烈的时候不要晒伤皮肤。
3. 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
4. 防止阳光直射眼睛
虽然冬季的阳光不如夏季来得“暴力”,但还是会对眼睛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晒太阳的时候别忘了配副墨镜或者带顶帽子,遮挡照射眼部的光线。
5. 多晒手脚、腿和背部
6. 晒太阳前后最好不要洗澡
因为洗澡会将皮肤中合成活性维生素D的材料7-脱氢胆固醇洗去,降低了阳光促进人体吸收钙的作用。
7. 晒太阳后要及时补水
8. 晒完太阳不能马上进屋
由于室外光线较强而屋内相对较弱,眼睛一时间难以适应,会出现眼花看不清的现象。为了防止眼睛昏花,最好花几分钟时间先让眼睛看看暗处,再动身进入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