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每一次回升或骤降,不少人就出现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症状,虽然看似感冒,但很有可能是患上了哮喘或过敏性鼻炎。这些导致疾病与不适的过敏原该如何避免接触?如何“安全”度过敏感季节?小墨来支招~
|认清“罪魁祸首”|
据了解,过敏性疾病的“罪魁祸首”主要可分为两类。首先是气温、湿度的影响。气温骤变可能影响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容易引起发病。湿度过高可增加人体的呼吸频率,从而诱发哮喘;相反地,湿度过低也会使呼吸道粘膜干燥,气道上皮细胞受损,从而加重病情。专家表示,甚至某些雷雨天气也会使哮喘的发病率增加。
其次,秋初与春初一样,正是许多植物开花结果的季节,春秋两季空气中飘浮的吸入性过敏原种类多、密度高、数量大。季节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发作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接触这些过敏原。我国北方多见的草本植物花粉和蒿树类植物花粉期多产于秋初,种子花粉更多出现于晚秋,因此每年9至11月为哮喘病的第二个发病高峰期。
|避开过敏原|
哮喘与过敏性鼻炎的防护首要关键在于避开过敏原。秋季和即将到来的冬季多呈干燥气候,强冷风刺激等都是激发哮喘与鼻炎发作的重要非特异性刺激因素。因此要养成随时收听天气预报的习惯,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
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本季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接触花粉,外出时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帽子、眼镜等。对尘螨过敏的患者,所处房间应经常开窗通风,勤换洗地毯、窗帘等,保持卫生清洁可以减少尘螨的滋生。对已明确过敏原的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接触,甚至可移地治疗。
|打有准备之“战”|
那么,除了与过敏原“抗争到底”外,还可以做些什么呢?对此,专家表示,规范化治疗首先不可少。除了发病期的针对性治疗外,哮喘患者在好发季节前还应提前进行脱敏治疗,并在发作季节期间遵医嘱服药。
另外,哮喘患者最怕受寒,天气变化或寒冷时,一定要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受风寒淋雨雪。外出时,患者应常戴口罩,既能预防感冒,又可以保暖。
在日常饮食方面,还需注意补钙。其实,钙除了有促进骨骼生长发育的作用外,还具有抗过敏等功能。所以,哮喘患者可多吃些含钙高的食品。同时,秋冬季一般较干燥,哮喘患者也应多喝水,不仅补充水分,还可以稀释痰液,有利于黏稠痰液的排出。
|自我防护是关键|
过敏性鼻炎患者又该如何做呢?——自我防护是关键。
在饮食上忌食寒凉、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日常应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的食物,如大白菜、小白菜、白萝卜等。另外,还可以适量食用生姜、蒜、韭菜、香菜等刺激性食物以及糯米、山药、大枣、莲子、红糖、桂圆等滋补性食物,这两类食物对减缓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也有一定好处。
与此同时,应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长期坚持、循序渐进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抗病能力、改善体质、增强身体抵抗力,也能减少感冒及鼻炎的复发。
寒冷季节来临前,不要捂得过早,而要进行耐寒锻炼,如用冷水洗颜面和颈部,并随季节的变化增减衣服,要尽量避免过度疲劳、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
小墨提醒:换季的时候容易过敏,朋友们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抵抗力,才是最好的办法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