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班之前,你是不是有了下面的情况↓
大假过后,又要重返工作岗位,你是否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你是否对上班产生厌恶或恐惧?你是否失眠?你是否胃口突然变差?你是否头痛头晕,甚至恶心?如果回答YES超过三条,那很有可能患上了“节后综合症”。长假最后一天,面对现实,学习如何“满血复活”吧!
五个应对策略
1. 给自己适应的时间
假期和非假期是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七天长假,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我们的身心开始去适应一种“娱乐、松弛、非理性”的舒适状态,假期一结束,意味着又要开始一种“条理、紧张、挑战、理性”的工作或学习状态。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理智层面的假期结束了,但潜意识层面的假期还没有结束,所以,出现节后综合症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反应。给自己一周的适应时间,让意识和潜意识接上轨。
2. 生活作息提前调整
节日期间,各位亲友聚会,应酬会面,会提高我们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导致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所以,收假前一天应“静下来”,避免高强度应酬,在家休息,吃些清淡的饮食,新鲜的水果,听些轻音乐,晚上早睡。
3. 前三天不宜安排高强度工作
很多白领一收假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计划中,这会增加焦虑感,加剧节后综合症的症状。上班前三天,尽量安排一些计划性、交流性质的工作,可以给到一个缓冲调整的时期。
4. 运动调整精神状态
假日期间,运动减少,会让人变得“懒懒的”,收假后,可以进行运动量相对大的运动,比如快跑、游泳,可以帮助身体消耗一些能量,重新获得元气。
5. 饮食调整身体状态
节日期间聚会聚餐都是大鱼大肉,导致肠胃负担过重,结束假期后的饮食不济也容易让人精神不振。收假前三天可以只吃素,也可以大量喝白开水,多吃粗纤维和绿色蔬菜,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胃肠道恢复健康。
心理小动作让你一天好心情
1. 起床后深呼吸、伸懒腰
起床后,别忘了打开窗户,用新鲜空气给大脑“提神”,伸懒腰舒展一下身体,让一天有一个“精神”的开端。
2. 整理办公环境
3. 遇到难题与人商量
如果发现今天的工作很难完成,不如马上向大家求助,以免让自己一整天都陷在沉重的情绪中。紧张、压力容易让人产生孤立无助的感觉。4. 中午休息一会儿
中午小睡15-30分钟,但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大脑会进入“深睡眠”,难以唤醒。5. 活动一下身体
不妨动动身体,比如见客户、送材料等,能帮你转换思路、缓解紧张。
6. 烦躁时到窗边站一站
小墨提醒:慢慢调节,就能到恢复日常的生活,工作的状态。今天就好好休息一下吧~
都看到这里了,顺手做个问卷调查吧~